本网讯(通讯员 胡应锋)近日,据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官网公示获悉,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州桥梁”)成功中标广西巴马-友谊关高速公路田东经天等至大新段№1合同段,中标金额达2511360448.80元。时隔近10年,贵州桥梁转战广西,再度成功打入华南市场,继续为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贡献贵州桥梁智慧和贵州桥梁方案。
巴马至凭祥(友谊关)高速公路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全长260公里,总投资约267.6517亿元,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巴马至凭祥(友谊关)高速公路建设一共分为三段建设,田东经天等至大新段属于中间一段,本段线长70.658公里,计划工期为3年。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水平,对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广西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格局、建设壮美广西具有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贵州桥梁紧紧围绕“立足贵州、遍及全国、参与世界”的市场战略,把市场开发当作关于“存亡”的重要战略来抓,树立“抓市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用好用活“品牌”“技术”资源。提前谋篇布局,抢抓机遇,完善了分子公司市场开发机构设置,完善了全国市场体系布局,共设华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等办事处,配齐配强了市场开发人才队伍。于2019年成功打入雄安新区,进军大西北,市场开发取得了重大突破。此次揽下广西25余亿大单,再次挺进华南市场,为贵州桥梁真正实现“走出去”的市场战略再加一码。
据悉,贵州桥梁曾在华南地区留下的“故事”颇为传奇。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省内工程量较少,为了寻求企业发展,贵州桥梁决定“下海”,出省拓展市场。当时,贵州桥梁公司(现贵州桥梁集团)的第一站就来到改革开放前沿——广东。1993年6月,贵州桥梁在广东的第一座桥珠海泥湾门大桥成功建设,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广东市场,真正实现“走出去”的战略转身,在市场开拓历程中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接着承建的南海三山西大桥,该桥是我国当时最大跨径的钢管砼拱桥,为我国今后修建大跨径钢管砼系杆拱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999年,每侧转体重量约13685吨的丫髻沙大桥转体成功,刷新了国内建桥历史,2000年6月,丫髻沙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贵州桥梁”的名声在珠三角地区正式打响。随后,承建了广州新光大桥,该桥跨越珠江主航道沥滘水道,主跨428米,全长1082米,是世界上第一座三跨钢桁拱与钢筋砼V型刚构结合的钢混组合体系桥,世界第一大跨度的钢拱与刚构组合桥。同时,其开创性地将传统的拱桥与V型钢相结合,在全国首创“三跨飞雁式钢箱桁架平行系杆”结构体系,为拱桥跨度建设向更长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方今,贵州桥梁王者归来,再进华南,在广西继续书写他们的华南“传奇故事”,在追求卓越、创造传奇的道路上永不止步,相信此次进入广西仅仅只是他们又一个新的起点。
珠海泥湾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