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 职工文苑
跨越时空的对话
日期:2023-09-13 10:24 访问量: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论语》中有关“孝悌”的内容让我记忆犹新。其中孔子弟子四次“问孝”让我感触颇深,犹如穿越时空,和圣人对话。

夜读《论语》,思绪万千。翻开书本,书香四溢,仿佛跨越时空,置身于远古时代。忽见孔子,端详坐立。我深深鞠躬,问圣人:“夫子,何谓孝义”?孔子笑而不语,只是手指书卷,四位弟子赫然纸上。

孟懿子问:“夫子,何以行孝?”此为“孟懿子问孝”。夫子告之:“无违”:即为不要违背礼。孟懿子退去。

“孟懿子问孝”,让我得知孝与礼密不可分。“无违”从“礼”的角度出发诠诠释如何“孝”。中国为礼仪之邦,“礼”是“孝”的基础所在。虽为母子,也应“以礼为先”,将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孟懿子退去,孟武伯上前,问夫子:“何以行孝?”此为“孟武伯问孝”。夫子告知“父母唯其疾之忧”,即为父母唯恐子女患病。

“孟武伯问孝”,让我悟到行孝的关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父母对子女的牵挂,永远都是情深深,意浓浓,温暖备至。正如孔子所言,我们爱护自己,做好自己,就是对父母的孝道。

孟武伯退去,再看,是“子游问孝”。孔子告知“不敬,何以别乎”?即为:不存敬畏之心,供养父母与喂养犬马有何区别?

“子游问孝”,让我体会行孝的精髓。正如孔子所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古往今来,以为只要能“供养”就已经是孝顺了。孔子以“犬马”为例,告知:“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连犬马都有人喂养”,说明赡养老人不能称其为“真孝”之标准。“供养”不是孝的标准,从内心去尊敬父母,才是真“孝”。

“子夏问孝”,孔子告之“色难” 。即和颜悦色地去侍奉父母,是很难的。

“色难”从“和颜悦色去孝顺”的角度诠释如何“孝”。细细感悟,逐渐明白孔子之意:我们不仅要敬父母,爱父母,养父母,还要“和颜悦色”,不能仅仅自以为“都是为他们好”,自以为为他们做了事,就对他们甩脸色、说重话,那样才是本末倒置,南辕北辙,离“孝”远矣。

作为一名女子,我会更好地践行孝义。花木兰代父从军”,大家看到“巾帼不让须眉”,而我更看到孝义二字。虽为女儿身,也能在战场披荆斩棘,孝义不减,感天动地。

作为一名母亲,我会更好的言传身教。我会以身作则,用行动告诉自己的孩子,怎样才是真正的孝义,如何做到孝顺父母,尊敬他人。

合上书本,意犹未尽。弟子“四次问孝”,夫子“四次解读”,字字珠玑,耐人寻味。时隔千年,中华文化依旧如明珠般闪烁,璀璨依旧,让我感叹不已。希望我们都能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一代代地传下去。

下一篇:

党中央
国务院文件

省委
省政府文件

招聘投递

Baidu
map